己二酸價格形勢嚴峻,尚未真正脫困原因分析
為您介紹己二酸價格形勢嚴峻,尚未真正脫困起因剖析。2017年一季度,國內己二酸市場醫藥中間體上演大反轉,從歷史低位過山車式大幅反彈。前三個月市場醫藥中間體主流運行區間5500-7000元/噸,高下點價差1500元/噸,而且逆襲還在繼續。己二酸市場醫藥中間體以春節為分水嶺,生產廠家集體于陽春3月蓄勢發力,老本承壓為主要起因,供應縮量為推動利康復,市場醫藥中間體瘋狂拉升。一季度漲幅近三成。
己二酸價格形勢
國內己二酸自2016年下半年階段步入低迷窘境,傳統旺季金九過眼云煙之后更是一蹶不振,直至本年度二月,然而在行業市場醫藥中間體人士對過剩的市場醫藥中間體現狀難拾信心之時。三月在能源市場醫藥中間體反彈、純苯三次累計上調500元/噸、下游聚氨酯行業逐漸復蘇、出口量增幅可觀等利康復集中釋放。市場醫藥中間體快速反彈讓不少人措手不及,商家多數隨行就市為主,市場醫藥中間體現貨偏緊使得貿易商操作較被動。生產企業掛牌價格接連走高挺市。
己二酸尚未真正脫困起因
究其起因,主要是因為我國己二酸產能過剩較為嚴重。2015年,全球己二酸產能約有450萬噸,其中我國191萬噸,占42.6%。相對產能而言,2016年我國己二酸年產量達到144萬噸,而表觀消費量只有128萬噸,自給率達到112.5%之多。自2008年以后,我國己二酸產業蓬勃發展,產能迅速增加。2014~2015年有不少項目計劃投產,但最終只有唐山中浩15萬噸/年、重慶華峰二期16萬噸/年等項目正式開車。原計劃2015年投產的不少裝置均已延遲,產能過剩導致的市場醫藥中間體慘淡,讓不少待投產項目躊躇不定。
元素商城認為,面對產能過剩,己二酸急需尋找出路。
其一,拓展下游。雖然己二酸早幾年就已過剩,下游聚氨酯也是疲乏不堪,但另外一種下游產品——PA66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對己二酸的需求仍有回升空間。繼2015年11月上海英威達20萬噸/年PA66裝置建成出樣后,2016年國內PA66產能將擴充至50萬噸以上。下游產品PA66國內產能的增加,不僅能降低我國PA66的對外依存度,還能適當緩解己二酸過剩的問題。
其二,增加出口。從進出口數據來看,2015年我國己二酸出口總量約為18.4萬噸,同比增長18.2%。從2012年開始,我國就成為己二酸出口國,且出口量逐年遞增。預計未來幾年,面對國內市場醫藥中間體的激烈競爭,我國己二酸的出口比例還會不斷加大。這樣,也有助于緩解己二酸的過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