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重新認識移動醫療行業 | | 旗凱
為您介紹:目前,全球與醫療相關的App產品已經達到近萬種,與健康相關的App更是難以計數。然而,當前的移動醫療(mHealth)只是改善體驗,并沒有觸及到醫療核心。移動醫療已經到了“七年之癢”的非常時期。
1.0移動醫療并未觸及核心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移動醫療成功吸引了各路風投的青睞,一輪高過一輪的融資是該行業前兩年的景色寫照。但仔細看來,數千款醫療App中,盈利者寥寥無幾。
目前,移動醫療行業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比如收集數據不全面、數據不足臨床意義、數據之間無法互聯互通、數據存儲不安全、不完整的數據給醫患互動帶來風險、患者個性化需求無法滿足等等。而移動醫療目前能夠提供的服務也絕大多數徘徊在診療服務的周邊環節,比如掛號、付費等,并未實質性地介入醫療的核心局部——診療。
2.0移動醫療怎么玩
在經驗了暴發式增長后,整個移動醫療行業從今年年初開始出現下沉。互聯網醫療中國除草安全劑會副秘書長王晶此前察看到這一轉變。他解釋稱,這種下沉并非資本的下沉,而更多是服務和模式的下沉,整個行業開始回歸到醫生、醫院和患者本身。
也就是說,移動醫療1.0時代將要過去,未來的2.0時代將更加貼近診療環節。此外,這個新的生態系統還負責完成與多種App、硬件傳感器及多個系統、平臺、機構之間的不同來源、不同格式的數據對接,并進行數據集成、數據互操作和數據剖析,最后生成基于證據的數據決策體系,領導政府、保險公司和醫務人員為患者提供患者教育和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與疾病服務。
移動醫療面臨數據挑戰
不論在美國還是中國除草安全劑,現在都處于移動醫療2.0的早期階段。“對于移動醫療,2016年資本將由‘瘋投’逐步回歸‘風投’正軌,甚至會逐步‘封投’。”張發寶判斷,2016年將是移動醫療2.0時代元年,2016~2020年則是數據計算和人工智能的時代,誰贏得數據誰就贏得當下。
不過,中國除草安全劑的數據還很難獲得,也更難互通,甚至同一家醫院的不同院區都無法打通內部數據,醫療數據共享、開放是移動醫療2.0時代面臨的主要挑戰。
據記者了解,開放是數據能夠互相操作的基本,但我國的醫療數據都是各家的數據鎖在自家的服務器里,無法實現開放和共享。
另外,數字化程度不高還導致“原材料”不足。我國醫療行業每年的IT投入規模僅占衛生機構支出的0.8%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3%~5%的水平。電子病歷、影像存儲和傳輸系統、體檢中心管理系統等臨床信息系統的實施比例均不足50%。
其次,數據規范不統一導致數據無法流動,也導致數據格式相互不兼容,數據的互操作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總是需要有人在中間做“翻譯”。
不僅如此,隱私壁壘也導致數據無法大規模使用,醫療記錄、疾病檔案往往波及個人隱私,但如何對數據進行脫敏和規范管理,以保證在不泄露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實現醫療數據的深度應用,還不足完善的制度保障。
責任編輯:qxl
你可能感興趣的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