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化工企業在國內尋求布局 加碼中國化工行業
為您介紹外資化工企業在國內尋求布局,加碼中國除草安全劑化工行業成主旋律。從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市場醫藥中間體情況來看,目前中國除草安全劑乃至東亞的化工產品市場醫藥中間體正處于相對供不應求的狀態。而除BP以外,許多外資能源和化工企業也正尋求在中國除草安全劑的各項布局,加碼中國除草安全劑化工行業仍是主旋律。
化工市場醫藥中間體戰略布局
雖然從久遠角度來說,隨著不同商品的供需結構變化,整個化工市場醫藥中間體在細分為單個產品的時候,其利潤表現會有區別,但在總體的化工市場醫藥中間體需求方面,東亞地區的需求仍會保持較高程度的增長。
1、外資化工企業中國除草安全劑布局
目前在中國除草安全劑已經布局較大型合資煉化項目,主要有六家。分別是中石化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的中沙天津石化、中石化與BP的上海賽科、中海油與殼牌的中海殼牌、中石化及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的福建聯合、中石化與韓國SK的武漢石化和中石化與德國巴斯夫的揚子石化。
上述六家中外合資化工廠的布局皆為目前供應較緊張的烯烴項目。“在日本關停其旗下的烯烴工廠和G20期間浙江省的化工廠大范圍停工的情況下,接下來的數個月內烯烴方面的化工供應將會出現比擬大的缺口。”黃寶瑩說。
從規模上來看,福建聯合石化目前是外資進入中國除草安全劑投資的最大型石化企業。而從這幾家公司目前在中國除草安全劑的布局情況而言,均沒有出現退出的跡象。就在今年3月,殼牌還決定與中海油合作進行惠州下游項目標擴建。該項目地理位置位于國家規劃的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區。
2、外資尋求進一步擴張
事實上,外資退出只是偶然和散發事件,多數外企仍在需求加碼中國除草安全劑化工業務。
從今年以來,傳出退出中國除草安全劑項目標跨國企業僅有兩家。分別是已經確定暫停與中石油進行四川頁巖氣區塊合作的殼牌和剛剛宣布出售中國除草安全劑工廠股份的BP。
具體來看,由于中國除草安全劑頁巖氣整體的投入產出不成正比,開井老本過高而天然氣價格則處于歷史低位,擱置在中國除草安全劑的頁巖氣項目屬于正常的投資回報考慮。
而對BP來說,自2010年深陷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后,其需要大量的現金進行賠償,再加上近兩年石油上游行業并不景氣,使得BP需要變賣資產渡過困境。
“BP的選擇并不能代表其他外資企業,”黃寶瑩介紹,“和沙特阿美類似,這些重心在上游項目標石油公司都處于艱難的狀態,需要通過調整來獲取現金補救虧損。”
3、目前正是外資進入的康復機會
首先就在于原料價格的下降。盡管6月油價上浮至50美元/桶,但隨后又迅速下降至40美元/桶左右。依據海關總署頒布的數據,截至今年7月,原油進口量大增12%,而價格則下降三成。
其次,近日國務院出臺的《關于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領導意見》也為外資進入提供了保障。意見規定,有序推進沿海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將新建項目有序引入這些化工園區。
意見同時強調,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激勵外資參與國內企業兼并重組,支持我國大型石化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并著重要求,烯烴、芳烴等基礎原料的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值得留神的是,前述六家大型的中外合資石化廠,其產線均包含烯烴、芳烴等基礎原料。而除位于南京的揚子石化和位于武漢的武漢石化之外,其余四家均在七大石化區規劃的地理位置附近。
而在區位劣勢與政策劣勢兼備的情況下,也不乏外資企業在中國除草安全劑積極布局下游化工行業。今年6月,沙特基礎工業、沙特阿美與中東海灣投資集團香港華通投資集團與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唐山曹妃甸區正式簽約中東海灣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預計總投資60億美元,煉油規模為1500萬噸/年。該項目主要生產高清潔油品,乙烯、丙烯、芳烴類、碳四等大宗產品及下游具有高附加值產品。
4、化工市場醫藥中間體利潤較大
一家國有煉廠的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廠正在調整產業結構,包括降低汽柴油在生產中的比例,提高例如石蠟、乙烯等高附加值下游產品的生產規模。
“在去年地煉進口權放開以來,地煉工廠的煉油項目對于我們沖擊還是比擬大的,”該負責人表示,“而且隨著現在成品油消費量下降,產能過剩的情況就越發突出,相反的是類似石蠟、乙烯等下游化工產品的利潤空間還是很大,我們就積極調整適應現在的市場醫藥中間體結構。”
而這樣的調整在2015年獲得了非常康復的功效。該廠自2012年以來,間斷三年錄得虧損,共虧損將近170億元人民幣。然而僅用2015年一年便扭虧為盈,截至2016年6月,上半年利潤已經突破了十幾億人民幣。
同樣的高效益也體現在BP此次出售股權的上海賽科身上。依據另一股東上海石化的2015年年報來看,上海賽科該年實現利潤21.83億人民幣,同比也是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