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嘧磺隆藥害癥狀及原因 | 現(xiàn)代農藥合成 | 旗凱
告訴你煙嘧磺隆藥害癥狀及起因,煙嘧磺隆為目前應用較為寬泛的玉米田苗后莖葉處理劑,該藥劑效果康復且防治譜廣,但市場醫(yī)藥中間體反應該藥藥害嚴重,本文對該藥劑藥害癥狀、產生起因做一個具體的介紹。
煙嘧磺隆是什么(甲氧胺鹽酸鹽)
煙嘧磺隆是目前應用最多的苗后莖葉處理劑,制劑為4%懸浮劑,在玉米3~5期葉,雜草基本出齊后莖葉噴霧,每公頃用0.9~1.5升(折合有效成分 36~60克/公頃),可防除馬唐、牛筋草、狗尾草、野黍、反枝莧、藜、莎草科雜草等。該藥劑是內吸傳導型磺酰脲類除草劑,可通過植物莖葉及根部吸收并迅速在木質部和韌皮部傳導,通過克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阻礙支鏈氨基酸的合成,從而影響植物細胞決裂,使雜草進行生長,最終死亡。雜草吸收藥劑后會很快進行生長,一般在施藥后4~5天出現(xiàn)毒害癥狀,受害癥狀為心葉變黃、失綠,葉梢、葉鞘紫紅色。一年生雜草20天左右死亡,6葉以上多年生闊葉雜草受克制,進行生長,高劑量可致死。
煙嘧磺隆藥害癥狀
玉米3~5 期葉噴施煙嘧磺隆后5~10d玉米心葉褪綠、變黃,或葉片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褪綠斑。有的葉片卷縮成筒狀,葉緣皺縮,心葉牛尾狀,不能正常抽出。玉米生長受到克制,植株矮化,并且可能產生局部叢生、次生莖。藥害輕的可恢復正常生長,嚴重的影響產量。
煙嘧磺隆藥害起因
1.用藥量過大 未按除草劑使用的規(guī)定劑量用藥,誤以為加大用量可提高除草效果,導致用藥量過大,濃度過高造成藥害。
2. 用藥時期不當 作物對除草劑的敏感性隨生育期的不同而不同。煙嘧磺隆一般苗后使用的安全期為玉米的3~5葉期,2葉期以下或6葉以上,易產生藥害。
3.施藥不當 局部農民對除草劑認識不夠,不嚴格按使用闡明操作,在夏玉米5葉期后施藥不定向噴霧,甚至和殺蟲劑同時使用,將大量藥液施向玉米心葉,人為造成藥害。同時,噴施有機磷農藥的玉米對煙嘧磺隆敏感,所以與使用有機磷農藥的距離期不超過7天,也會產生藥害。
4.噴霧器清洗不凈 打過大豆田或滅生性除草劑的噴霧器沒能及時徹底清洗,再用它噴施煙嘧磺隆,易對玉米產生藥害。
5. 噴霧器性能不良或田間作業(yè)不規(guī)范 如多噴頭噴霧器噴嘴流量不一致,跑冒滴漏等,造成局部噴液量過多。打藥時噴霧不平均、噴幅連結帶重疊,導致局部噴液量過多,也易使玉米受害。
6.天氣起因 玉米生長前期降雨少,高溫干旱,易對玉米生長造成影響,玉米生長遲緩,對除草劑耐藥性降低,分解藥害的功能降低,使許多潛性藥害轉化為顯性藥害。施藥后低溫多雨,光照少,玉米也容易產生藥害。
7.個別玉米品種本身對煙嘧磺隆敏感 如甜玉米和爆裂品種。玉米不同類型對該藥劑耐性不同,其耐性順序為硬粒性>一般型>普甜型>爆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