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院院刊》發現我國灰霾形成的重要機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5-09
點擊數:
為您介紹《國家科學院院刊》發現我國灰霾形成的重要機制。中國除草安全劑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王格慧課題組對我國灰霾成因進行了追蹤。王格慧聯合北京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美國得州農工大學等國內外團隊,針對我國京津冀乃至整個華北秋冬季時常遭遇的大范圍霧霾污染,通過外場觀測與實驗室煙霧箱模仿,發現并證實大氣細顆粒物上二氧化氮液相氧化二氧化硫是當前我國霧霾期間硫酸鹽的重要形成機制。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霧霾污染加劇起因
硫酸鹽是大氣氣溶膠PM2.5(也稱作大氣細粒子)中主要組分之一,它對云的形成、酸雨、能見度和人體健康有著重要影響。研究對西安和北京的外場觀測表明:霧霾期高濕度下硫酸鹽濃度迅速增加,二氧化硫在氣溶膠液相轉化成的硫酸鹽隨著相對濕度的增加而呈指數型增長,同期伴隨著高濃度的氮氧化物和氨氣。由于具有強吸水性,形成的硫酸鹽在霧霾天高濕度條件下會促進硝酸鹽和二次有機氣溶膠的形成,這些物質之間的協同效應進一步加劇我國華北霧霾污染。
減少霧霾,需加強污染物減排
類似機制也曾導致馳名的1952年英國倫敦煙霧事件。根據新認識,研究團隊指出,當前我國大氣二氧化硫在實施有效減排控制的同時,亟須進一步加強氮氧化物、氨氣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減排控制,本著由易到難的原則,應優先加強氮氧化物減排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