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的化學合成方法及中間體組成方式(三環唑中間體)是什么(甲氧胺鹽酸鹽) | (除草安全劑) | 旗凱
告訴你吡咯的化學性質及用途(三環唑中間體)。吡咯及其同系物主要存在于骨焦油中,(吡氟酰草胺)中存在的量很少。吡咯可由骨焦油分餾取得;或用稀堿處理,再用酸酸化后分餾提純。它是含有一個氮雜原子的五元雜環化合物,其分子式為C4H5N。
吡咯的化學性質
吡咯及其甲基取代的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內。無色液體。沸點130~131℃,相對密度0.9691(20/4℃)。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吡咯在微量氧的作用下就可變黑;松片反應給出紅色;在鹽酸作用下聚合成為吡咯紅;對氧化劑一般不穩定。它能夠發生取代反應,主要在2位或5位上取代。在15℃時,吡咯在乙酸酐中用硝酸硝化,得到2-硝基吡咯,產量不高,一局部變為樹脂狀物質。吡咯模式上是一個二級胺,但在稀酸中溶解得很慢;環上的氫被烷基取代后堿性增強,可形成不溶解的鹽。吡咯可與苦味酸形成鹽;還可還原成二氫和四氫吡咯。
吡咯可用1,4-二羰基化合物與氨反應制取,工業上吡咯由丁炔二醇與氨通過催化作用制備。吡咯與苯并聯的化合物稱為吲哚,是一個重要的化合物。有些吡咯的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例如,葉綠素、血紅素都是由4個吡咯環形成的卟啉環系的衍生物。四氫吡咯是一個重要的試劑,它與酮反應失水形成烯胺,即氨基旁有一個碳-碳雙鍵。例如環己酮與四氫吡咯形成的烯胺在有機合成中有多種用途(三環唑中間體)。一般而言,用吡咯為原料進行實驗之前,要重新蒸餾后再使用,因為吡咯長工夫暴露在空氣中易聚合生成聚吡咯(黑色固體)。
吡咯的用途(三環唑中間體)
其衍生物寬泛用作有機合成、醫藥、農藥、香料、橡膠硫化促進劑、環氧樹脂固化劑等的原料。用作色譜剖析規范物質,也用于有機合成及制藥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