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化學會會刊》中科院理化所等構建出新型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5-09
點擊數:
為您介紹《美國化學會會刊》中科院理化所等構建出新型多級自組裝生物復合體。近日,中科院理化所生物材料與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和美國學者合作,首次利用一維棒狀病毒粒子與二維有機金屬大環構建了可逆且具有發光效應的多級自組裝生物復合體。相關成果發布于《美國化學會會刊》。
多級自組裝生物復合體結構
各向異性納米粒子構筑的精確多級自組裝結構寬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具有獨特的光學、電學、機械性能??蒲腥藛T采用電負性的單分散一維棒狀納米粒子——煙草花葉病毒(TMV),將帶有多個正電荷的四苯乙烯基有機鉑金屬大環作為“分子膠水”,通過多靜電相互作用,成功構筑了三維空間規整、緊密排列的多級自組裝生物復合體。該研究奇妙地利用TMV緊密排列所提供的納米限域效應,驅動金屬大環中四苯乙烯的匯集誘導發光,在溫和條件下表現出強烈的熒光增強現象。此外,通過四丁基溴化銨對大環結構及多正電性的破壞,可實現該生物復合體的解組裝與TMV的釋放。此構建多級自組裝生物復合體的辦法同時適用于其他負電性的病毒納米粒子(如M13噬菌體)。
多級自組裝生物復合體提供新思路
該辦法不僅提供了匯集誘導發光的另一種新穎的誘導發光模式,并且為功能性有機—無機生物復合材料的構建提供了嶄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