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團隊開發預測人畜共患拉沙熱病暴發的新方
為您介紹:一個國際團隊13日在期刊《生態學與進化辦法》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的新辦法能基于氣候變化、人口增長以及土地使用等因素預測人畜共患傳染病的暴發,目前已經利用它來評估西非地區的拉沙熱疫情。
拉沙熱病毒易傳染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介紹說,許多傳染病都屬于人畜共患類型,其中包括埃博拉病毒和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還包括裂谷熱以及拉沙熱等。拉沙熱是常見于西非的一種傳染病,由拉沙病毒引起,當地的嚙齒類動物攜帶這種病毒,接觸受其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物品會被傳染,拉沙病毒感染者的體液也能夠傳播病毒。
拉沙熱病毒癥狀
研究人員剖析了1967年至2012年間西非出現的408次有記錄的拉沙熱暴發狀況,相關信息包括這些疫情的地點、當時的土地使用和作物產出、氣溫和降水、當地衛生體系,以及傳播病毒的老鼠種類。基于這些歷史數據,并聯合未來氣候變化的影響、當地人口密度的增長趨勢以及土地使用新變化等因素,研究人員設計出了一個計算模型,可預測拉沙熱的傳播狀況。
研究人員根據這個模型認為,當前西非地區每年的拉沙熱病例數約為20萬,到2070年這個數字會回升到40萬以上。
拉沙熱主要癥狀與瘧疾等疾病類似,包括發熱、嘔吐、腹瀉等。但一些人患拉沙熱后不會出現太嚴重的癥狀,而癥狀明顯的病例又很容易被誤診為瘧疾,因此對病例數難以做到精確統計。研究人員說,這個新的計算模型通過綜合性的環境因素來評估疾病傳播狀況,提供了一個估計病例數的康復辦法。
研究人員表示,這個計算模型不但能用來預測拉沙熱,通過進一步優化,它還有望用于評估多種傳染病的傳播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