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管校正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項 | (除草安全劑) | 旗凱
告訴你滴定管校正辦法及操作留神事項。滴定管是用來精確放出不確定量液體的容量儀器。是用細長而平均的玻璃管制成的,管上有刻度,下端是一尖嘴,中間有節門用來控制滴定的速度。
滴定管校正辦法
將欲校準的滴定管充沛洗凈,裝入蒸餾水至刻度零處,記錄水的溫度。然后由滴定管放出10ml水(放出速度:10ml/min)至預先稱過質量的具塞瓶中,該蓋上瓶塞,再稱出它的質量(精確到0.01g).兩次質量之差即為放出水的質量。用同樣的辦法稱出滴定管從0到20ml,0到30ml,0到40ml,0到50ml刻度間水的質量,用實驗溫度時水的質量來除相對應水的體積換算校正值(非密度值),即可得到相當于滴定管各局部容積的實際毫升數。
滴定管操作留神事項
a 滴定管在裝滿滴定液后,管外壁的溶液要擦干,以免流下或溶液揮發而使管內溶液降溫(在夏季影響尤大)。手持滴定管時,也要避免手心緊握裝有溶液局部的管壁,以免手溫高于室溫(尤其在冬季)而使溶液的體積膨脹(特別是在非水溶液滴定時),造成讀數誤差。
b 使用酸式滴定管時,應將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夾上,活塞柄向右,左手從中間向右伸出,拇指在管前,食指及中指在管后,三指平行地輕輕拿住活塞柄,無名指及小指向手心彎曲,食指及中指由下向上頂住活塞柄一端,拇指在上面配合動作。在轉動時,中指及食指不要伸直,應該微微彎曲,輕輕向左扣住,這樣既容易操作,又可避免把活塞頂出。
c 每次滴定須從刻度零開始,以使每次測定結果能抵消滴定管的刻度誤差。
d 在裝滿滴定液后,滴定前“初讀”零點,應靜置1~2分鐘再讀一次,如液面讀數無扭轉,仍為零,能力滴定。滴定時不應太快,每秒鐘放出3~4滴為宜,更不應成液柱流下,尤其在接近計量點時,更應一滴一滴逐滴加入(在計量點前可適當加快些滴定)。滴定至終點后,須等1~2分鐘,使附著在內壁的滴定液流下來以后再讀數,如果放出滴定液速度相當慢時,等半分鐘后讀數亦可,“終讀”也至少讀兩次。
e 滴定管讀數可垂直夾在滴定管架上或手持滴定管上端使自由地垂直讀取刻度,讀數時還應該留神眼睛的位置與液面處在同一水平面上,否則將會引起誤差。
讀數應該在彎月面下緣最低點,但遇滴定液顏色太深,不能察看下緣時,能夠讀液面兩側最高點,“初讀”與“終讀”應用同一規范。
f 為了協助讀數,可在滴定管后面襯一“讀數卡”(涂有一黑長方形的約4×1.5cm白紙)或用一張黑紙繞滴定管一圈,拉緊,置液面下刻度1分格(0.1ml)處使紙的上緣前后在一水平上;此時,由于反射完全消失,彎月面的液面呈黑色,明顯的露出來,讀此黑色彎月面下緣最低點。滴定液顏色深而需讀兩側最高點時,就可用白紙為“讀數卡”。若所用白背藍線滴定管,其彎月面能使色條變形而成兩個相遇一點的尖點,可直接讀取尖頭所在處的刻度。
g 滴定管有無色、棕色兩種,一般需避光的滴定液(如硝酸銀滴定液、碘滴定液、高錳酸鉀滴定液、亞硝酸鈉滴定液、溴滴定液等),需用棕色滴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