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同位素示蹤灰霾顆粒汞研究取得新
為您介紹我國科學家在同位素示蹤灰霾顆粒汞研究取得新進展。防治灰霾已成為我國局部地區的當務之急,而進行精確的源解析,是建設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的基本和關鍵。由于灰霾(氣溶膠)顆粒是大氣汞的一個重要載體,因此近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汞同位素辦法可能為示蹤灰霾顆粒來源開辟新的視野。日前,記者從中科院地化所獲悉,該所陳玖斌課題組在同位素示蹤灰霾顆粒汞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布于《大氣化學與物理》、《剖析原子光譜學雜志》。
建設灰霾顆粒汞同位素測試辦法
陳玖斌課題組于2013年開始率先建設灰霾顆粒汞同位素高精度測試辦法,籍此對我國城市大氣顆粒汞的污染源和地球化學行為進行系統研究。近期,他們在聯合PM2.5、元素碳、微量金屬元素濃度等其它地球化學參數和氣象數據的基礎上,初步示蹤了灰霾汞的來源。結果表明:北京灰霾顆粒汞同位素組成具有明顯的四季變化,而排放源在不同節令按不同比例混合可能是導致汞同位素變化的主要起因:工業排放(例如冶煉、水泥生產和煤焚燒)是汞的主要貢獻來源并在四個節令普遍存在;燃煤排放和生物質焚燒分別在冬季和秋季貢獻明顯;在春季和夏季的顆粒中發現的相對較高的正的奇數汞同位素非質量分餾闡明,除本地來源外,長距離輸送的汞也可能是灰霾汞的重要來源之一。
灰霾顆粒同位素研究進展
這項研究不僅為利用同位素深入研究顆粒汞的來源和遷移轉化打下基礎,也表明金屬(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在示蹤大氣顆粒重金屬及其載體灰霾顆粒的來源以及遷移轉化過程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同時,灰霾顆粒中異常高的金屬(如汞)的富集因子也指示了深入研究灰霾顆粒中重金屬及相應的健康危害已火燒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