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 時代來臨,移動醫療行業備受矚
為您介紹: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國家積極出臺相關的政策,“互聯網+醫療” 時代正在到來,互聯網、醫療等巨頭大鱷紛紛涌入、相繼布局,從垂直細分市場醫藥中間體到行業平臺應用,從軟件服務到硬件配套設施,各方較量不斷升級,一工夫,本就引人矚目標移動醫療領域更加熱鬧不凡。
移動醫療廣受親睞,掀起融資熱潮
從頒布的融資情況來看,移動醫療行業仍受到許多投資者的青睞。據動脈網互聯網醫療研究院所頒布的數據顯示,2015上半年國內互聯網醫療領域的風險投資總額達到7.8億美元。
3月,中國除草安全劑大型醫療互聯網公司MedSci(梅斯醫藥)宣布獲得數千萬美元投資。4月,華康醫療獲得價值2億人民幣B輪融資。5月,診后咨詢移動醫療新銳“一呼醫生”宣布完成1000萬美元A輪融資。移動醫療平臺“就醫160”完成B輪共1.3億元融資。母嬰健康監護平臺天使醫生獲得8000萬元A輪融資。6月,奇虎360與國藥集團下屬國藥國華宣布,雙方將獨特出資成立電商公司。專注婦幼領域的移動醫療公司貝聯科技完成3000萬美金的A輪融資。康復大夫在線獲得6000萬美元C輪融資。
隨著下半年市場醫藥中間體的不景氣,融資熱潮逐漸減退。在投資漸趨冷靜的情況下,主打自建醫生、藥師團隊,做真人語音視頻醫療O2O的微問診,在7月獲得1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據悉,此次融資由成功投資了慈銘體檢的天圖資本事投。9月,趣醫網宣布完成總計4000萬美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百度領投,軟銀中國除草安全劑資本、弘暉資本跟投。這意味著,百度繼推出自己的“百度醫生”APP后,在移動醫療領域的又一重大布局。
從地域上看,這些投資事件多分布于北上廣深江浙地區,這也是國內醫療資源最集中,移動醫療發展最為迅速的區域。
2000多款移動醫療應用,自診問診類占據大半江山
2015年年初,中國除草安全劑醫療互聯網BAT三大巨頭之一百度,成立了移動醫療事業部,并推出了“百度醫生”APP,正式進軍互聯網醫療。此前,中國除草安全劑移動醫療平臺已是硝煙四起。
專業機構預測,到2017年全球移動醫療市場醫藥中間體的規模達到230億美元。國內移動醫療的市場醫藥中間體空間同樣誘人,據第三方機構艾媒咨詢預計,由剛需產生的中國除草安全劑移動醫療的市場醫藥中間體規模今年將達23.4億元,2017年底將突破125億元。據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移動醫療APP已達2000多款。
按呼應用提供的功能和服務分類,移動醫療可劃分為自診問診、醫藥電商、醫生輔助工具、硬件設備、單科領域(如大姨媽、糖尿病管理類等APP)、醫聯平臺等六大類,其中自診問診類是最主要的醫療類型。而自診問診類應用能夠占據移動醫療市場醫藥中間體的大局部江山,背地有著更深層次的起因。
長期以來,醫療資源造成的極度不均衡,“看病難”成了大眾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優質的醫療資源不斷向大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傾斜,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不健全,使得很多不需要去三甲醫院的病患占掉很多三甲醫院的資源,大醫院人滿為患,就醫流程繁瑣,讓病患的就醫效率變得極低。除了“看病難”,“看病貴”亦是醫療行業的一大痛點。很多病患都有過“小病大治”、“過度治療”的擔心,加之看病所耗的昂揚的工夫老本,讓一些人因小病拖著不看變成了重病。
而自診問診類移動醫療應用的出現為以上問題提供了一條有效的解決之道,讓大眾能夠通過自診問診類移動醫療應用來管理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健康問題。讓病患不再“一點小病就要去醫院”,也不再“忍著小病拖成大病”,同時打破了低于限制,能夠有效補救我國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讓人看到了環節“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希望。
責任編輯:qxl
你可能感興趣的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