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直接對受損腦區注射 干細胞療法或能
為您介紹: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醫生日前在一項小型試驗中,給18名中風病人的腦部直接注射干細胞,結果顯示他們的運動能力明顯提高。不過,研究人員指出,該療法還需更大型的對照研究,能力證明其是否有效及有無可怕的副作用。
干細胞療法治中風
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心臟學會雜志《中風》上的論文稱,試驗原本只是想測試一下尚處于實驗室階段的療法是否安全,這一結果提升了醫生的信心,有望最終將其變成真正的治療辦法。醫學院神經外科醫生格里·斯坦伯格說:“不僅是以往不能動大拇指的病人現在能動了,以往坐在輪椅上的現在還能走路了。”
現有療法需在中風幾個小時內使用才有效,而大局部病人遭受的是后遺癥,中風6個月后很難再有任何進一步恢復。據《技術底細》網站6月4日報道,本試驗的志愿者中風均達5年以上,身體治療和恢復療法已達極限,無法再有提高。科學家想看看干細胞療法能否幫忙他們,重新構建損傷腦區,或刺激腦部自行修復。所用干細胞來自病人自身,被直接注射到他們因中風而受損的腦區附近,是一種比擬簡略的腦手術。
干細胞療法的副作用
據悉,手術后大局部病人有頭痛現象,有些還有惡心、抑郁等副作用,但至少在這一小群體中,還沒有什么嚴重的情況。在以往小鼠試驗中,注入的干細胞只能存活約1個月。但對病人來說,接受干細胞注射治療1年后,他們仍表現出很康復的運動能力。但研究人員也指出,他們并不希望這種注射療法過早地大規模應用。因為在試驗中干細胞在改善癥狀方面起哪些作用尚不分明,試驗沒有對照組接受安慰注射,樣本太少,不排除偶然或安慰效應的可能。
用干細胞治療中風后遺癥的想法并不新鮮,至今已有多種嘗試和不同計劃,但沒有很成功的例子。直接在腦中注射干細胞是一種較新辦法,經過這次實驗,證明它值得進一步研究。研究人員即將開展一項有150病人參與的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