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劑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是什么(甲氧胺鹽酸鹽) | (除草安全劑) | 旗凱
告訴你漂白劑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漂白劑是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較為普遍。漂白劑不僅在化學中應用寬泛,在食品加工中也應用較廣。那么我們平時見到的漂白劑主要成分又是哪些呢?
漂白劑的主要成分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和氯化鈣的混合物,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鈣,漂白液即便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和氯化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
漂白劑原理
HgCl2+2NaCl→Na2HgCl4(吸收液)
Na2HgCl4+SO2+H2O→HgCl2SO3]2-+2H++2NaCl
HgCl2SO3]2-+HCHO→HgCl2+HOCH2·SO3H
3HOCH2SO3H+酸漂副品紅→聚玫瑰紅甲基磺酸(紫紅色絡合物)
吸收液用氯化汞與氯化鈉作用生成四氯汞鈉,當樣品中的SO2與吸收液作用之后,生成一種穩定的絡合物(可避免SO2的損失),這種絡合物與甲醛及鹽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紅色絡合物,顏色的深淺與SO2濃度成正比,可在580nm下比色測定。
漂白劑的作用
漂白劑除可改善食品色澤外,還具有抑菌等多種作用,在食品加工中應用甚廣。氧化漂白劑除了作為面粉處理劑的過氧化苯甲酰、二氧化氯等少數品種外,實際應用很少。至于像過氧化氫,我國僅許可在某些地區用于生牛乳保鮮、袋裝豆腐干外,不作氧化漂白劑使用。
漂白劑是通過還原等化學作用耗費食品中的氧,破壞、克制食品氧化酶活性和食品的發色因素,使食品褐變色素褪色或免于褐變,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我國允許使用的漂白劑有二氧化硫、亞硫酸鈉、硫磺、二氧化氯等7種,其中硫磺僅限于蜜餞、干果、干菜、粉絲、食糖的熏蒸,并有明確的使用量限制。
漂白劑是破壞、克制食品的發色因素,使其退色或使食品免于褐變的物質,分氧化漂白及還原漂白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