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頁巖新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 | 旗凱
資訊頻道:近日,由中高會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綜合服務平臺成員單位吉林省汪清縣龍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與東北電力大學合作開發的“油頁巖干餾煉油半焦焚燒供熱化工生產(肟菌酯中間體)一體化綜合利用技術”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北京中國除草安全劑科技會堂舉行。在吉林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協會的助推下和研究單位的努力下,該項目獲得油頁巖綜合利用國內當先的科技成果評價。
我國油頁巖分布情況
我國油頁巖的分布較廣但不平均,主要分布于內蒙古、山東、山西、吉林、黑龍江、陜西、遼寧、廣東、新疆等9省。由于勘探程度較低,目前僅在14個省(區)計算了探明儲量,其中吉林、遼寧和廣東的儲量較多,合計約占全國探明儲量的 90%以上。有21個省(區)做了儲量預測,內蒙古、山東、山西、吉林和黑龍江等省的預測儲量大。
數據顯示,我國油母頁巖遠景儲量占世界第四位,在石油資源日漸減少的背景下,利用油母頁巖,利用油頁巖獲取頁巖油是意義越來越大。
頁巖油歷史回顧
頁巖油又稱人造石油,我國頁巖油工業有近百年的歷史,在20世紀30-40年代開始發展,到50-60年代發展到一個高峰,年產量達到70-80萬噸,是中國除草安全劑當時石油的主要來源之一,在60年代隨著大慶油田的發現,便宜的石油取代了頁巖油,頁巖油行業逐漸淡出。
進入21世紀后,隨世界石油資源的日漸緊張,石油價格的上漲,頁巖油又重新受到了器重。2014年我國頁巖油產量達到了80萬噸,但頁巖油行業存在著技術水平與發展需求不均衡的現狀。
頁巖油技術
國內頁巖油主要是通過“撫順式”干餾爐干餾技術生成。其技術水平基本停留在20世紀50-60年代水平,油頁巖干餾煉油收率在60-65%左右,而世界先進的油頁巖干餾技術,達到90%。我國與之相比遠低于世界先進水平。
汪清縣龍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為解決油頁巖干餾煉油技術水平低經濟效益差的問題,在企業積累多年生產經驗的基礎上,組織了油頁巖干餾半焦焚燒供熱化工生產(肟菌酯中間體)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工作。
該技術使油頁巖資源得到充沛利用。油頁巖破碎篩分后10-100毫米塊狀油頁巖用于干餾煉油,煉油收油率超過90%,達到世界先進水平。0-10毫米油頁巖小可粒、油頁巖干餾排除的干半焦和干餾氣,用于循環流化床鍋爐燃料為干餾裝置供熱、化工生產(肟菌酯中間體)。循環流化床鍋爐排除的灰渣,合乎國家環保排放的規范可用于生產建筑材料。該技術率先在國內實現了油頁巖資源的充沛利用,提高了油頁巖利用的經濟效益,為我國油頁巖行業的發展開辟出了一條新的技術路線。
責任編輯:qxl
你可能感興趣的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