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層色譜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 (除草安全劑) | 旗凱
告訴你薄層色譜的操作步驟及留神事項。薄層色譜法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剖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也用于跟蹤反應進程。薄層色譜法(TLC),系將合適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化工中間體(氟草煙甲酯)農藥中間體或鋁基片上,成一平均薄層。
薄層色譜操作步驟
完成TLC剖析通常需經制板、點樣、展開、檢出4步操作。
⑴制板
在一平面支持物(通常為玻璃)上,平均地涂制硅膠、氧化鋁或其他吸附劑薄層、樣品的分離、檢測就在此薄層色譜板上進行。
一般選用適當規格的表面光滑平整的玻璃板。常用的薄層板規格有:10cm×20cm、5cm×20cm、20cm×20cm等。稱取適量硅膠,加入0.2%~0.5%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CMC-Na),充沛攪拌平均,進行制板。一般來說10cm×20cm的玻璃板,3~5g硅膠/塊;硅膠與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比例一般為1:2~1:4。制康復的玻璃板放于水平臺上,留神防塵。在空氣中自然干燥后,置1l0℃烘箱中烘0.5~lh,取出,放涼,并將其放于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薄層板應無花斑、水印,方可備用。
⑵點樣
用微量進樣器進行點樣。點樣前,先用鉛筆在層析上距末端lcm 處輕輕畫一橫線,然后用毛細管吸取樣液在橫線上輕輕點樣,如果要重新點樣,一定要等前一次點樣殘余的溶劑揮發后再點樣,以免點樣斑點過大。一般斑點直徑大于2mm,不宜超過5mm.底線距基線1~2.5cm,點間距離為lcm左右,樣點與玻璃邊緣距離至少lcm,為避免邊緣效應,可將薄層板兩邊刮去1~2cm,再進行點樣。
⑶展開
將點了樣的薄層板放在盛在有展開劑的展開槽中,由于毛細管作用,展開溶劑在薄層板上遲緩前進,前進至一定距離后,取出薄層板,樣品組分固移動速度不同而彼此分離。
① 展開室應預飽和。為達到飽和效果,可在室中加入足夠量的展開劑;或者在壁上貼兩條與室一樣高、寬的濾紙條,一端浸入展開劑中,密封室頂的蓋。
② 展開劑一般為兩種以上互溶的有機溶劑,并且臨用時新配為宜。
③ 薄層板點樣后,應待溶劑揮發完,再放人展開室中展開。
④ 展開應密閉,展距一般為8~15cm。薄層板放入展開室時,展開劑不能沒過樣點。一般情況下,展開劑浸入薄層下端的高度不宜超過0.5cm。
⑤ 展開劑每次展開后,都需要更換,不能重復使用。
⑥ 展開后的薄層板用適當的辦法,使溶劑揮發完全,然后進行檢視。
⑦ Rf值一般控制在0.3~0.8,當Rf值很大或很小時,應適當扭轉流動相的比例。
⑷ 斑點的檢出
展開后的薄層板經過干燥后,常用紫外光燈照射或用顯色劑顯色檢出斑點。對于無色組分,在用顯色劑時,顯色劑噴灑要平均,量要適度。紫外光燈的功率越大,暗室越暗,檢出效果就越康復。
展開分離后,化合物在薄層板上的位置用比移值(Rf值)來表示。化合物斑點中心至原點的距離與溶劑前沿至原點的距離的比值就是該化合物的Rf值。
薄層色譜的留神事項
(1)有些溶劑,如氯仿或乙醚,常摻入痕量乙醇作為愛護劑,使用前應將其蒸餾除去,否則不能得到重復的色譜圖。
(2)在不同的環境中保留的不同溶劑,水含量差別很大,特別是許多溶劑是親水的,會受到環境濕度的影響,最康復將其貯存在干燥器中。
(3)要避免溶劑在貯存過程中受到污染.其中有些會自動氧化,右些則因貯器密封不康復,受到大氣污染物的污染。污染程度與貯存條件及貯存工夫有關。
(4)移動相和镕質相互作用會扭轉色譜行為,而溶劑中的雜質有時會參與這種相互作用。
(5)混合移動相中的各種溶劑也會相互作用。如果溶劑不純或各批混合溶劑組成不同,混合物的性質就可能扭轉。
(6)混合溶劑在展開過程中可能發生分層現象,這種現象通常在弱溶劑和少量強溶劑混合時遲到。一段開始階段優先吸附強溶劑,于是前沿就是100%的弱溶劑了。這種吸附劑被強溶劑飽和后,會出現由混合溶劑組成的策二個前沿。